2016年,郑州民生“十大实事”涉及养老、教育和医疗
本篇文章1563字,读完约4分钟
●第一个:治痰
投资25亿元全面启动新立电力“火电搬迁”项目
全面启动新立电力“火电搬迁”工程建设,完成主厂房、锅炉钢架及烟囱土建工程吊装,年投资25亿多元。完成尔玛依娜路热源厂4台20吨燃煤锅炉的“煤改气”改造;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高速公路和主次干道机械清理率达到85%以上。
●第二个:教育
新建30所中小学,新增3万个学位
为缓解“入学难”,郑州市今年将开工建设(改扩建)30所中小学,新增3万个学位;年内加快中小学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20个;增加资金奖励,城市小学每班奖励30万元,初中每班奖励60万元;城市小学每颁发一个新的学位,奖励1010元;初中每颁发一个新的学位,奖励1902元;初高中每增加一个班级,奖励45万元。
●第三个:养老金
将新建2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第六人民医院肝病医疗中心项目和中医院综合病房楼项目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床位800多张。第一医院港区医院、第三医院、郑州市人民医院宜居健康城一期医院、妇幼保健院宜居健康城医院、骨科医院搬迁工程完成,第八人民医院、郑州市养老服务中心、20个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搬迁工程启动。
●第四个:医疗
郑州市白内障患者免费康复手术
对所有郑州户籍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对郑州户籍的35-64岁女性进行免费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对郑州户籍的新生儿进行免费听力障碍和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35种遗传代谢疾病和耳聋基因筛查,对郑州户籍的居民进行免费结直肠癌筛查。
●第五:公共文化服务
启动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建设
在市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全面启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和郑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主体工程竣工,郑州市北区市民健身中心开工建设。
●第六:就业
这座城市已经创造了13万个新的城市就业机会
开展各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完成3万人再就业培训、1万人创业培训、5万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1.85万人高技能人才培训、36万人职业院校学生培训、5000人“雨露计划”培训、1700人退伍军人技术能力培训有9700名残疾人接受了技能培训,城市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7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数量为零。
●第七:旅行
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将于10月1日前试运行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将于10月1日前试运行,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将于年底前试运行。G107辅路快速发展项目北三环至南三环高架段将于年底前建成通车,初步形成城市“井字+环线”高速公路体系;为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全年新增公共停车位5万个。
●项目8:生态
市区新增绿地500多万平方米
全市完成绿化10万亩,市区新建绿地500多万平方米,新建园林20座,建成20.5公里的生态廊道5条。
第9条:最低生活津贴
有15 000名穷人的3 877个家庭搬迁
给予城市“低收入家庭”每月5立方米的水费补贴,提供30立方米以内的低成本天然气,并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五保户”补贴10度电费;计划投资3.3亿元完成3877套扶贫搬迁用房建设,3877户1.5万贫困人口,2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完成省级目标任务;增加对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货币化补贴保障,实现保险覆盖;完成1000多所农村危房改造;在城市地区有50个新的标准化社区便利店和30个新的(重建的)标准化农贸市场。
●项目10:文化
1000场戏剧表演进入了农村和社区
开展“舞台艺术走进农村和社区”文艺演出,组织文艺团体深入农村和社区演出1000场文艺演出,放映2万多部公益电影。
标题:2016年,郑州民生“十大实事”涉及养老、教育和医疗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y/244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