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新闻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郑州发生的大小事,我们致力于为网民提供郑州新闻、健康,娱乐 、女性、房产、影视、图片,汽车等生活信息传播服务。

主页 > 郑州教育 > 【快讯】2018北京新中考政策和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

【快讯】2018北京新中考政策和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

来源:郑州新闻网作者:锦体更新时间:2021-02-07 13:51:26阅读:

本篇文章1473字,读完约4分钟

在年的北京中考改革中,新中考与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吗? 我来看今天的信息。

报考人数最少的一年

年,我市中考报名人员65390人,其中北京户口考生53104人,本市户口办理的非本市户口考生(即9类人) 1721人,转移孩子的考生2105人(资格审查中),预计具有报考资格的考生5.7万人左右。 年是这几年考生人数最少的一年。

本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6.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4.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2万人。 在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普通中等专科学校招生规模0.6万人,职业高中招生规模0.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规模0.4万人。 培养项目招生规模为0.5万人,5年制高职招生规模为0.1万人。

【快讯】2018北京新中考政策和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

工作人员的安排

就是尊重考生升学的诉求。 这几年,考生选择普通高中的热情高涨,第一志愿的普通高中的比例维持在90%以上。 普通高中学位足够的情况下,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不能减少太多。

二是统一各类教育协调的快速发展。 在生源减少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课题。 在控制职业教育规模的设想下,按照优质、特色化、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定位,年我们打算继续适当压缩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三是保证改革项目的顺利开展。 名额分配、学校额等改革项目需要高质量高校维持一定的招生规模,贯通培养项目需要一定的学生源保障。

帐户得分的变化

从2010年开始,考试科目和分数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道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三门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必须至少选择一门)。 选择的三个科目的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以100%、80%、60%的系数换算成实际分数。 也就是说,三科换算后的实际得分分别是100分、80分和60分。 体育成绩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

【快讯】2018北京新中考政策和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

名额分配比率

合格招募有提前批、名额分配、统一招聘三批。 名额分配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

今年应市教委要求,名额分配的比例达到50%。 另一方面,我市随着近几年招生方法的改革,通常公务中学升入高质量高中的比例也必须达到40%。

增加“校企深合作高端人才培养项目”

贯通培养

贯穿招生现有项目: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非普通话人才培养、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师培养。 今年在这三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项目”。 北京市要点以职业大学为招生单位,支持职业大学和国内知名公司的深入合作。 本科阶段对接市属于本科大学。 职业大学、普通高校和公司三者合作培养符合北京市定位和紧缺人才诉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快讯】2018北京新中考政策和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

今年校企深度合作有四所学校:北京市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培养。 北京市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全聚德集团共同培养的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和联想集团北京市商业学校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

统一计划

中考改革沿袭了高考的改革思路,中考支持学生根据特长选择了很多组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迅速发展,赋予各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考生在中考时选择的科目严重影响高考的选择科目。 然后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 考生要从个人实际出发,合理选择考试科目和升学目标。 学校也好,考生也好,父母也好,必须把高中的选择和将来的高中教育,甚至高考的选择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

【快讯】2018北京新中考政策和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

小贴士

北京中考文化课的考试时间是从年6月24日到26日。 数学成了下午的考试,考生必须提前适应。 选择思想道德和物理,选择考生(化学)、历史、地理的学生一天可能考三科。

资料来源:北京中考网上

责任:陈熙

标题:【快讯】2018北京新中考政策和往年相比有那些变化?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y/2050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郑州新闻网阅读排行榜

郑州新闻网介绍

郑州新闻网立足郑州,纵览世界,依托郑州资讯优势,通过互联网提供最新、最快、最鲜活新闻资讯。为促进郑州市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服务,为郑州扩大开放、走向世界服务。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新闻、信息,引导郑州新闻的舆论导向,能过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发布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多方位资讯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