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新概念作文大赛10周年:疑成青春文学新八股
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新概念”,十年了。
2月3日,《萌芽》杂志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及“新概念10周年”庆祝典礼在上海举行。 这可能是几年来最青春最热烈的文学活动,会场上充斥着十几二十岁的少年少女,年轻的气息几乎充满了空的空气。 每次引人注目的人物经过,都会发生追星般的小骚动。 每个人窃窃私语的名字也很熟悉。 韩寒,张悦然,郭敬明……
主题只有文学。 让年轻人最大限度地亲近文学是“新概念”的初学者。 而且,10年的努力和成果,无愧于“新概念”成为现代青春文学的最大企业品牌。
节日热烈,成果喜人,但关于“新概念”的讨论也不少。 “新概念”还是“新概念”吗? 你遇到“十年之痒”了吗? 青春文学之路应该怎么走?
其实,这十年来,社会对“新概念”的兴趣一直没有停止。
萌芽:寻找年轻作者
1998年,第一场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了。 之后,给中国文学界、教育界带来巨大冲击波的这项活动最初是从寻找年轻作者的简单目的开始的。
上海合作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告诉记者,《萌芽》杂志遇到了严峻的生存问题,它已经异化为非青年文学刊物,网民年龄在3、40岁左右,发行量严重下降。
要想让“萌芽”回到年轻群体中,必须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杂志社开始物色青年作者。 但是,这个简单的目的很难执行。 中学语文老师推荐的学生,一出手就是八股文,好像是从一个模型出来的,完全不能用。 找了年轻的执笔者,依然不满意,经常写应试作文。
现在的孩子不会写复印件了吗? 由于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不满,杂志社希望能做出一点改变。 因此,召开年轻人自由写作活动的构想成为了议题。
1999年,《萌芽》杂志社发表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活动没有设置任何框架,没有命题,任何体裁,唯一的限制都是“5000字以内”。
与中学的应试作文不同,重视真正的感情、想象力、创造力——所谓的“新”概念,其实是文学朴素的归真。 “不要让文学那么功利,吸引年轻人,告诉年轻人文学是什么,让孩子说出父母和老师不说的心里话,不要让孩子们以文学为工具,把它变成自己素质的修养”赵长天就是这样“新概念”
但是活动开始后,赵长天和同事们还有点心烦意乱,一下子从原来的考试模式中解放出来,孩子们写什么,怎么写?
原稿的复印件多种多样,水平也各不相同。 但是,在4000多份原稿中,评委们让学生们说“想写什么”后发现会带来那么多惊喜。 韩寒、陈佳勇、宋静茹……这些名字使评委们兴奋不已。
“我以为文学已经远离年轻人了,没想到有写得这么好的孩子! ”赵长天回忆说,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 因为收到的作品的质量远远超出了他们原来的想象。
[1] [2] [3] [下一页]
越来越多的新闻请访问:本中考频道中考论坛中考博客圈
特别是根据各方面情况的调整和变化,本网提供的所有考试新闻仅供参考,考生请根据权威部门发表的正式消息。
标题:【快讯】新概念作文大赛10周年:疑成青春文学新八股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y/20821.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