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已经打包了五个特殊的扶贫项目,包括教育、交通和医疗
本篇文章3707字,读完约9分钟
据《郑州日报》报道,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河南省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水利、电网五大扶贫专项规划,全面落实“准扶贫、准扶贫、准扶贫”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脱贫教育
贫困学生教育保障资金全覆盖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保障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将全面覆盖。根据不同学习阶段贫困学生的实际需求,我省将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这些包括:
学前教育:按照年平均600元的标准,对已办卡的贫困家庭3-6岁儿童给予学前教育补贴,生活补贴按年平均400元的标准发放。
义务教育:在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的基础上,对1000元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按每年1250元的标准发给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此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全省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普通高中教育:对已办卡的贫困学生免收普通高中学杂费和住宿费,助学金按每个学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
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正规学校注册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国家助学金和“雨露计划”扶贫补助按每个学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
高等教育:对在本省学习的普通本科学生、硕士学生和贫困家庭博士生,国家助学金按每人每年4000元、6000元和12000元的标准发放。大学生按每人每年4000元的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扶贫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
此外,在未来五年,我省将投入大量“真金白银”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根据该计划,从2016年到2020年,该省计划投资245.56亿元支持53个贫困县改善学校条件。
为完善贫困地区教师补充机制,我省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农村教师培训,包括: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殊岗位计划,每年招收不低于8000名贫困地区特殊岗位教师。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训计划,每年安排200名农村教育硕士到贫困县农村学校任教。增加初等教育普通教师的目标免费培训。从2016年起,每年将为贫困地区培训600名普通教师。
此外,我省将逐步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全面落实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生活补贴政策,确保农村教师待遇的平均水平不低于县内城市教师待遇的平均水平。今后,各地要把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解决农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问题。
◆交通摆脱了贫困
让贫困地区的所有行政村都能使用公共汽车和邮政服务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交通扶贫工作的思路发生了变化。我省已从被动救助转变为主动行动,从注重“输血”转变为注重“造血”,重点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维护效率。
特别计划提到,到2019年,该省贫困地区的所有行政村都将获得硬化道路、公共汽车和邮政服务;平原区有20多个山区家庭和50多个合格的自然村可以使用硬化道路。贫困地区将建设“广覆盖、深通达、高质量”的交通网络,实现“外通内通、村村通、村村通、乘车抵村,安全便捷”。
农村公路总投资约48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每个行政村建设一条村村通公路。将在山区的20多个自然村和平原地区的50多个自然村修建硬化道路。每个搬迁安置区(点)都应修建无障碍的出口道路。完成县乡公路现有危桥和村道大中型危桥改造,整治乡镇及以上公路(含普通主干道)和公交车、校车等村道隐患路段约2.8万公里。
计划在贫困地区和“三山一滩”地区开辟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并开始建设四条高速公路,即郑州至西夏高速公路尧山至西夏至河南至湖北段、商丘至南阳高速公路周口至南阳段、淮滨至信阳高速公路西霞至吉星段、豫皖至淮滨段、台前至辉县高速公路玉露街至范县段。力争开工建设汝州至唐河至河南至湖北高速公路、林州至汝州高速公路林州至焦作段(沿南太行高速公路)、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全敏至丹城至沈丘段、商城至河南至安徽段。
◆医疗卫生扶贫
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根据该计划,全省将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准确实施医疗卫生扶贫工程,大大减轻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 全面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平等享受安全、有效、便捷、廉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今后,我省将着力创新和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扶贫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对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特困人员和设立卡的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其政策范围内适当提高住院费用和慢性病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
为有需要的人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在全省建立有需要人员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有需要的人住院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将按一定比例再次补偿。
住院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贫困患者可免交县内医疗机构的住院押金,待诊断治疗后结算。同时,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贫困病人离开医院时只需要支付自己的医疗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费用由医疗机构先行支付,然后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大病保险经办机构结算。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贫困地区应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扩大病种范围,开展日间手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试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价格协商机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通过实施医疗卫生扶贫工程,可以实现三大目标: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贫困人口的医疗待遇。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保障,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明显改善。贫困县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综合服务能力达到省级平均水平,基本满足群众现场医疗需求;贫困地区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贫困地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等主要卫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水利扶贫
构建水利保障体系实施差异化政策
结合我省扶贫总体目标,我省水利扶贫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到3~5年一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建立档案,完成2510个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升级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5平方公里;帮助市、县党委、政府按期完成贫困水库移民扶贫任务,确保贫困水库移民和全省贫困人口同时实现扶贫目标。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溉续建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力争到2020年覆盖53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贫困县,建立完善的排灌体系,实施高效大规模农田节水工程,贫困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增加200万亩。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升级工程。通过管网延伸、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措施,到2020年,全面完成2510个贫困村饮用水安全巩固升级工程,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水资源配置项目。区域调水工程,完成了河北省引黄入湖工程,提高了濮阳县、清丰县和南乐县的供水保障程度。贫困地区抗旱应急水源、新建小型水库和抗旱引水提水工程,解决干旱引发的区域性灾害问题,提高供水能力。
水库移民摆脱了贫困。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二次搬迁安置、产业扶贫、财政扶持、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市、县党委和政府解决贫困县里卡水库贫困移民的扶贫增收问题。
◆电网扶贫
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供电安全和质量
电网扶贫工程全面启动。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53个贫困县、6492个贫困村脱贫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投入406亿元(含220千伏电网投资63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全面解决贫困地区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满足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用电需求
其中,重点用三年时间(2016-2018年)解决贫困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可靠性低、无电的问题,提高贫困地区的供电能力和质量。原则上,贫困县电网改造总体进度比扶贫计划提前一年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目标提前六个月完成。
根据规划,上半年完成2017年10个脱贫贫困县电网改造任务;计划于2018年脱贫的28个贫困县电网改造任务提前一年完成。2018年,计划2019年脱贫的15个贫困县电网改造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完成所有贫困村的电网改造任务。
经过三年的努力,贫困地区的整体供电能力已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覆盖了220千伏的所有贫困县。贫困县110千伏和35千伏的容量负荷比达到1.6以上,供电可靠性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贫困村庄10千伏家庭的平均配电能力从0.75千伏安增加到1.5千伏安以上,供电保障能力翻了一番。
相关阅读:
河南省已经打包了五个特殊的扶贫项目,包括教育、交通和医疗
河南省教育扶贫专项的主要内容
河南省交通扶贫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河南省医疗卫生扶贫项目的主要内容
2016年河南省水利扶贫专项规划主要内容
河南电网扶贫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标题:河南省已经打包了五个特殊的扶贫项目,包括教育、交通和医疗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y/206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