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贸易大国难脱服务贸易逆差 中海外贸酝酿转型
本篇文章6915字,读完约17分钟
2004年,中国贸易进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三位,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 但是,随之,中国的服务贸易出现了近97亿美元的逆差。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9%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贸易增长方法极不平衡的迅速发展态势表明中国的贸易转型已成为现实的需要,对此政府决策层已经形成共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黄乐框架/大连,北京报道
你知道现在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什么吗?
6月22日,在大连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和新闻服务交易会的薄熙确定,现在商务部应该把兴隆点转移到软件上,转移到服务贸易上。 这个行业有无限的天地,现在做这件事正是时候。
6月17日,在中韩经济合作大论坛上,对薄熙来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仅三年,现在服务贸易部门的开放目标率就超过了60%。 现在韩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80%集中在制造业,下一轮服务贸易将为两国的合作提供广阔的天地。
6月9日,在世界服务贸易论坛上,薄熙指出今后需要像重视货物贸易一样重视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现在中国政府提出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加快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其重要复印件之一。
……。
这句话是“服务贸易”。 各种迹象显示了中国决策中贸易增长方法转变的慷慨大方,转变的第一步是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调整贸易结构,因此服务贸易当然也成为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口头禅”。 那么,这个变化包括那些政治因素吗? 谁将成为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是薄熙来说的新“兴奋点”软件业吧?
中海对外贸易转型:政府高层已经有共识
中南海“贸易课”:传递“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信号
大风发生在青萍的末日。
5月31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22届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对外开放对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将“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以质取胜,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列第一位
这是一个强信号。 那么,“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薄熙指出,中国必须加快从有形货物贸易向主要兼顾有形货物贸易和无形服务贸易的方式转变。
6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服务贸易论坛上,到场的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介绍说,从1980年到2004年,世界服务贸易规模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21000亿美元,其间增加了5.8倍。 另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在高度化,例如2004年,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新闻服务、专利权的采用和许可、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约占服务贸易的一半 但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占国际服务贸易的绝对主导地位,已经占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的75%以上,其中美国、英国、德国三国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近30%。
此时,北京许多对外贸易专家在《中国经济周刊》上预测,服务贸易将是改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关键。 6月28日,长时间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在《中国经济周刊》上说,迅速发展服务贸易是世界趋势,许多事实说明了这些。
这位进入中南海讲授贸易课的经济学家介绍说,中央已经对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贸易增长方法的转变有了共识。
中海对外贸易的不自然:贸易大国难以摆脱服务贸易的逆差
那么,中国的服务贸易现状怎么样呢?1982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只有46亿美元,2004年上升到128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3%,居世界第9位。
但是薄熙来进一步分解,中国服务贸易整体迅速发展水平还很低。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例为9%,明显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中国的服务贸易呈现逆差,2004年逆差达到97亿美元。第三,服务贸易的特征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以前传来的行业,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的一半以上
从中国以前传来的货物贸易已经形成了竞争的特点。 据世贸组织统计,2004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593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5%,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5%。 进口56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占全球进口总额的5.9%。 在货物贸易世界排名中,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排在第三位。
很明显,中国成了贸易大国。 但不是贸易强国。 从我们的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 黄卫平教授分解说。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22次集体学习是很强的信号。
这为推进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政策背景和宏观基础。 黄卫平从世界上看,随着产业链的增长,各生产环节独立,任何国家都无法完成整个产业链,通过资源配置,为各生产环节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为各国提供市场空之间, 这项服务贸易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机会,如果没有你,机会自然会丧失,各国迅速发展软件外包业务就是典型的例子。
对此,薄熙来确定在公开场合,像重视货物贸易一样需要重视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政府建议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加快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现在世界各国都关注如何进一步推进世贸组织DDA (多哈快速发展议程)的谈判,其中服务贸易是重要的副本。 中国只有在服务贸易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才能参与世贸组织的新多边贸易谈判,分享dda的成果。
但是,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急剧上升,转换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构想是学术界和对外贸易实务界一直在讨论的一个要点。
专家表示,向贸易强国的目标前进,其战术选择是保持中国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另外要提高和实现中高档产品和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世贸组织前副总干事、印度计划委员会委员安瓦尔·米利达在6月举行的世界服务贸易论坛上表示,开放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程高于低自由度领域,印度电信业的开放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呼叫中心和计算机 他说,实现各种服务业内外市场的“自由化”,有助于在充分的竞争条件下做大做强。
关于中国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具体思路,黄卫平说,我们要明确“加工为基础,物流为中枢,金融为龙头”的服务贸易结构,为服务贸易人才提高培养力,形成自主的企业品牌,服务贸易 对此,中央有可能致力于政策支援和市场主导。 在具体的操作中,有可能选择软件行业等作为迅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尝试。
软件业:中国服务贸易的新“兴盛点”
炎热的夏天,国内软件行业各方面的英雄,像演员赶场一样马不停蹄,出现在各种软件盛会上。
首先6月14日至16日,在首都北京,以“庆祝国务院18号文件公布5周年,展示中国软件产业迅速发展成果”为主题的“2005第9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以下简称软件博览会)隆重举行,在此
不到一周,6月22日至26日,被称为避暑圣地“浪漫之都”的大连无法阻止国内外软件巨头们的热情,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国际影响最大的it领域的年度盛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
两个软件行业的盛会实际上很难区分高低。 国内知名软件制造商用友企业的负责人在《中国经济周刊》上说:“两个都非常重要,我们参加了。 两个会议的重点方面不同,软博会重视展示领域迅速发展的近况,软交会侧重于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
薄熙来成了软件行业的“兴奋剂”
据说软博会和软交会是目前国内软件业最重要的两个领域的活动。 软博会从1997年到现在举办了9次,由新闻产业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快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等主管政府部门主办,由于领域主管部门和北京政治经济环境的特点,软博会受益于软件领域的快速发展 软布从2003年开始举办,今年是第三届,由商务部最支持,大连市人民政府承担。 与软博会某领域的主管部委主办相比,软交领域的权威感似乎有点不足,但其“全球软件和新闻服务国际合作部长峰会和公司家高峰论坛”,国内外政府高官和专家聚集在此形式上 例如,今年来自埃及、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政府部长级高级官员和驻华使节参加了“部长峰会”和展会的其他活动,为业界提供了有价值的行业新闻和领域趋势评价。
对与会者来说,大连软交会透露的最有价值的消息之一是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透露的软件业与中国服务贸易的关系。
这天,和薄熙来一起出席软交会的是商务部近20个司长们。 除了论坛,他们还一起参观了大连软件园的ibm呼叫中心、大连阿尔派、大连路明集团等公司。
对薄熙来说,我们参观软件园有很深的体验,大市场——软件业在等着我们。 商务部是开发纺织品的余地,现在应该把兴奋点转移到软件上,转移到服务贸易上,这个行业有无限的天地。 现在我们做这件事正是时候。
与薄熙来一行同行参观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社长高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高兴听到将软件业作为服务贸易的突破口对我们来说是机会和挑战。
在随后的中国高新技术自主企业品牌座谈会、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出口事业座谈会等不同场合,商务部高层分别对加强软件业的快速发展推进服务贸易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表现。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听取了相关软件出口基地的代表建议后,在下一个海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商务部已经把包括软件业在内的服务贸易提到了战术高度。
关于薄熙来和商务部其他负责人关于软件业和中国服务贸易的表现,长期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黄卫平教授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件业有可能成为我们服务贸易的领头羊
软件行业的喜悦
根据数字,包括软件业在内的计算机新闻服务出口在2004年达到了49%的增长速度,除了运输、旅行,还排在新兴服务业出口的第三位。 但是,业界人士依然担心国内软件行业的现状能否担负起中国贸易转型或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重任。
在本月相继举行的软博会和软交会上,《中国经济周刊》发现,新闻产业部(以下简称信产部)作为软件业领域主管部门,副部长娄勤俭做了基本相同主题的演讲。
娄勤俭表示,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以平均30%以上的速度稳步增长,2004年底,全国软件产业收入达到2300亿元,出口达到26亿美元。 占世界软件产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1.2%上升到2004年的3.55%。 北京、上海、大连等11个软件产业基地和北京、深圳等6个软件出口基地发展迅速,基地内软件公司的收入超过全国软件销售产业的80%。
根据商务部网站公布的《中国服务贸易状况》,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收入的增长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中的11个项目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计算机新闻服务等项目迅速增加,增加了49%,中国服务领域的结构得到了改善。
对此,一位专家认为,软件行业,特别是软件外包这一典型的服务贸易只是计算机新闻服务项目的一部分,但其增长势头很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计算机服务项目的增长
但是,一些业界人士对我国软件行业的现状表示一定的担忧。
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在世界软件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只有3%,出口规模更小。 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相当于印度,但出口量只是印度的十分之一。 而且出口市场单一,第一集中在日韩市场。 另外,中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国内软件公司核心技术不足,精英人才不足,自主企业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也不足。
数城市成为“软件之都”
从地方政府软件的热情来看,中国的软件业完全被称为红火。
除上述北京软博会和大连软交会外,《中国经济周刊》还获悉,第一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南京软博会)将于9月10日至12日在南京举行,牵引单位为南京市人民政府。 另一个软件行业的地方盛会。
6月23日,《中国经济周刊》参加了商务部组织的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出口事业座谈会,北京、深圳、上海、大连、天津、西安等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负责人向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分别进行了业务报告。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程玉华阐述了北京打造中国软件之都的构想。 2004年,北京市年软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35%,构建软件是北京市未来软件快速发展的重要目标。
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表示,大连去年的软件产业销售额为70亿元,软件出口外包是大连软件业的强项,去年达到2亿美元,大连市政府已经计划打造国际软件都。
南京市应邀参加了唯一的非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城市代表。 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说,南京去年软件产业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09亿元,年销售额从600亿元达到8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名城”和全国重要软件产业基地。
软件行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迅速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变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要优先软件行业?
软件行业似乎已经成为中国贸易增长方法和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首选“试验田”,为什么在金融、保险、通信、建筑、计算机和新闻、专利权的采用和许可等众多现代服务领域中,首先要开发软件行业
在大连软件交流会的“全球软件和新闻服务国际合作部长峰会和公司高层论坛”上,薄熙来阐述了中国迅速发展软件和新闻服务外包,促进软件出口的重要作用
首先,有助于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的依赖。 软件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费、低污染、人力资本密集的多特征。 扩大软件出口,可以比较有效地缓解中国工业化和资源不足、工业化和劳动力过剩、工业化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的迅速发展。
第二,有助于促进新闻产业协调的迅速发展。 硬件是新闻产业的筋骨,软件是新闻产业的灵魂。 硬件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软件,软件的迅速发展也依赖硬件。 中国随着世界新闻产业制造环节的转移,已经具有巨大的电子新闻硬件制造能力,2004年,中国新闻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65万亿元,新闻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软件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新闻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需要软件产业的协同快速发展。
第三,有利于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在纺织品等以前出口产业就已经形成了竞争特征,中国为了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必须加快从有形货物贸易主要兼顾有形货物贸易和无形服务贸易的方法转变, 在软件等发达国家占特点的高新技术行业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将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开发能力的提高、数字鸿沟的快速发展机会,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参与者和人类最新文明的共享者。
在软银,《中国经济周刊》从越来越多的公司界人士那里知道,中国软件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软件业整体利润也高于it领域的其他行业,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个行业。
东软集团理事长刘积仁根据印度软件产业引人注目的快速发展经验分析,印度软件产业基本依赖欧美软件外包订单,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影响超过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来自中国软件和新闻服务外包业务对接会、中国软件和新闻服务外包年会,软件外包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目前东软、用友、金蝶等 我理解了国内比较大的软件公司大力承包外包业务,大连软件园提出了自己的口号中国it外包中心。
这时国际软件业的迅速发展经验也影响着中国。 一位业界人士关于《中国经济周刊》的分解说,世界软件产业的全球化分工越来越加强。 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体的国际软件产业分工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新兴工业化国家也走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快速发展道路:印度通过快速发展软件外包成为软件出口的典范。 爱尔兰随着本地化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软件集散中心的韩国通过内需推进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成为异军突起的软件新军。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软件产业及其贸易取得的显著成绩也给中国软件业带来了对未来的信心。 现在中国初步形成了自主的软件系统,用友、金蝶等民族软件公司迅速成长,清华大学等35所大学建立了软件学院,软件业员工已经超过70万人。 中国软件产业的销售额从1999年的44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200亿元,年均增加38%,比同期中国的gdp增长率高2.5倍。 软件出口从1999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8亿美元,5年间增加了10倍。
将来世界软件业的迅速发展空之间也是推动中国软件业迅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根据garterna的预测,自1999年以来,全球业务流程外包( bpo )的增长率平均为23%,是外包增长最快的业务。 国际数据企业( idc )指出,bpo市场到2008年将增加到近7000亿美元,混合年增长率为11%。
据顾能企业( gartner )统计,在今后5年里,中国bpo市场将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对此,薄熙来指出,今后5年是世界软件和新闻服务外包市场扩大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迅速发展软件和新闻服务外包、扩大软件出口的机会。
由此可见,软件业很可能成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资料来源:服务贸易
根据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个成员国内向其他成员国内提供服务。 在一个成员国内为其他成员的服务客户端提供服务。 成员的服务提供商在任何其他成员的国内作为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成员的服务提供商在其他成员的国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服务部门包括商务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旅游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及体育服务、运输
专家评论:中国应该学习服务贸易的国际游戏规则
标题:【要闻】贸易大国难脱服务贸易逆差 中海外贸酝酿转型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j/19999.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