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国第一个CDM项目前生今世
本篇文章4859字,读完约12分钟
不出意外的是,作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cdm碳交易项目,北京稳定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不久将获得第一个真正的利益,稳定填埋地也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品尝cdm馅饼味道的公司。 但是,从开始运营到今天,已经过了5年。
文/本刊记者张卫华
不出意外的是,作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cdm碳交易项目,北京稳定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不久将获得第一个真正的利益,稳定填埋地也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品尝cdm馅饼味道的公司。 但是,从开始运营到今天,已经过了5年。
目前我国政府批准的cdm项目达到500多个,每月批准70〜80个项目。 回顾和展望稳定填埋场cdm项目的前生今世,对其他cdm项目可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痛苦的五年
6月21日,难得的小雨使北京的热天气凉爽了。
下午,位于北京市南部约40公里的大兴区稳定镇中心部一片繁忙景象,进入镇附近的稳定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称为稳定填埋场),眼前有30米高的小山,露出山顶部分的土,此外,其余被绿草复盖。 这是完全被垃圾掩埋的垃圾堆,学名叫垃圾掩埋堆积体。
在没有cdm项目之前,垃圾填埋后产生的甲烷等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体中,估计每年排放4004吨甲烷,项目运行后每年减少到1551吨。 两者的差额是cdm意义的稳定填埋地最终卖给海外,获得收益。
“现在钱已经到门口了”稳定填埋场副厂长刘秀常告诉前来调查的“经济”记者,7月末联合国相关机构提交了减少排放量的核证后,可以领取第一笔钱。 "我应该说现在是cdm的收获季节. "
这个收获的时候有点晚。 2002年7月6日,国际能源系统(荷兰)企业、北京济丰兴业投资管理企业(以下简称济丰兴业)和稳定填埋地业主北京市二清环卫工程集团企业(后来被北京市环卫集团合并,成为旗下分企业)稳定填埋 之后,开始了稳定填埋地的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
稳定填埋地占地面积约21.6公顷,南北宽约325米,东西720米,填埋地是以前传来的平原型填埋地,包括缓冲区、进入道路和其他运行所需的辅助搬入设施。 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场位于垃圾填埋场的中央,垃圾填埋场面积约为16.7公顷,垃圾填埋场的最终高度约为地面40米。 刘秀常说,现在有30米以上,每天的垃圾填埋量从高峰的1500吨减少到了700吨以上。
2005年3月1日,垃圾填埋场cdm项目试运行成功,稳定垃圾填埋场和济丰兴业前期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设备的购买安装和相关费用。
“当初摸着石头过河”刘秀经常说,当时cdm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新的,任何经验都可以参考,cdm的运营从项目设计到最终联合国相关部门发放核排放量,整个过程非常
“当时我们做了两年多,国家没有特别的机构来管理cdm。 ”。 作为顾问,济丰兴业副总裁张萌参加了这个项目。 他在“经济”的采访中,将当初运营项目的状态表现为“摸着石头过河”。
2004年6月30日,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共同签署的《清洁快速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实施。
此后,稳定填埋场向国家发改委报告审查后,获得了标记为001号的cdm批准证书,成为我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cdm项目。
2006年5月,联合国相关机构来稳定垃圾填埋场的排放量。 削减期间是从2005年1月1日到2006年4月30日。 当时预计的削减量是5万吨。
张奕萌告诉记者,这是预测值,最终根据今年7月末拿到的核证明书,“数字一定低于预测值”。
计划从项目开始到现在收到第一笔货款,已经过去5年多了。 经历了项目的所有过程而参加的刘秀常最大的感慨是“整个过程很辛苦,很辛苦”。
价钱不对劲
减少排放量后,接下来最引人注目的是价格问题。 这是因为它直接决定了cdm项目的收益。
纵观国际市场碳交易的价格,最大的优点是波动性非常大。 在占世界碳交易85%以上的欧盟碳交易市场,价格变动特别剧烈。 2006年4月初,碳交易价格为30欧元/吨,月末下跌到12欧元/吨。 因为碳交易以一年为结算周期,所以现在的碳交易价格只有0.18欧元/吨,但2008年新一轮的价格达到23欧元/吨,两者相差100倍以上!
“cdm不是成熟的市场”张奕萌认为,碳交易市场的急剧价格变动对cdm的影响。
为了保护国内cdm公司的好处,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规定了cdm的指导价格,批准cdm项目时,如果低于这个指导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不批准。 到2006年初为止,这个指导价格是5美元,现在是8欧元。
那么,国内cdm项目的价格怎么样呢? 张奕萌认为国内碳1吨的削减价格在5美元以下,欧美各国的价格都在50美元以上。
从某种观点来看,现在碳交易市场处于购买者市场,发达国家作为削减cdm排放量的购买者主导市场价格,但这对快速发展中国家不利,后者只能接受来自前者的价格。 这是因为现在的价格很低。
但是,清华大学气候研究所副所长刘德顺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碳交易在卖方市场。 因为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签署的发达国家都必须承担减排任务,客观上需要向迅速的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量。 "发改委的指导价格起稳定市场的作用. "
刘秀常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具体价格。 但张奕萌告诉本刊记者,当初济丰兴业根稳定填埋场方面签订的协议有关于价格的条款,“符合当时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规定价格”。 张奕萌也不想透露具体的价格。 但张奕萌表示,2004年世界银行规定的价格为4.2美元。
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同样以最乐观的5万吨减排量计算,稳定填埋场cdm项目的最初利润将是21万美元,约160万人民币。 这与前期2000万元以上的投资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不是平时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持费用。
刘秀比起今后得到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希望强调这个项目的环境保护效果。 “即使经济效果不如预想的好,也对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们对cdm的未来非常自信”张奕萌认为,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大环境来看,碳交易都在走向成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比较有效的手段和必然的趋势。
三大风险
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可以获得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因为这个cdm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被称为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但是最终吃这个“馅饼”不容易,里面有很多风险。
稳定填埋地仅cdm项目前期投入就达到了1200万元,没有计算平日的设备维持和运转费用。 虽然没有正式推算过这部分费用,刘秀常说,这是相当大的支出。
济丰兴业对这个项目的投资是12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接近1000万人民币。 由于《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张奕萌表示,2002年以后两年,稳定填埋地是该企业运营的唯一项目,除了国家当时没有主管cdm的机构等不明因素外,“前两年恐怖是假的,
刘德顺教授说,前期巨额资金投入是最大的风险之一,“cdm项目从设计文件到发行最后的核减排量,至少要经过6个环节,各环节需要费用,最终如果得不到批准,整个前期的投 ”。
目前,cdm项目的前期运营有两种方法。 一是前期所有卖方,也就是cdm业主自己投入,最终得到减少排放量的核证后拿到钱。 也就是单手交货取钱。 另一个是买家和中介机构在前期和业主一起投入资金。 稳定填埋地是后者,张奕萌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业主的风险。
作为cdm的专家,刘德顺还参加了稳定填埋场项目的设计等环节,他说:“将公益性事业变为工业项目实现减排和收益,其中最大的问题和不明确性并不容易准确测量排放量。”
日前,稳定方面的人员按刘德顺表示,实际确定的减排量可能有预测值的1/3,也就是60%以上的误差。 刘秀常认为,由于误差正常,垃圾本身有很多差异,“垃圾本身的质量不完全相同,中国和美国的垃圾构成也不同”。
现在除了稳定填埋地,国内还有南京和广东两个垃圾填埋cdm项目。 据悉,这两个项目实际发生的削减量仅为预测值的10%,误差达到了90%。 世界同类项目的平均比例为31%。
济丰兴业的张奕萌告诉记者,稳定填埋场的实际排放量和预测比例约为40%。 “在9月末提出第二次核证后,预计这个比例将达到50%-60%。
从cdm项目的运转周期来看,稳定填埋地从运转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了5年以上。 这对普通公司来说,这个时间有点太长了。
张奕萌认为,一个cdm项目的通常周期,即从项目登记成功到最终得到减少排放量的核证通常需要8-12个月,到最终得到钱大约需要17个月。
另外,从项目本身的实际运营过程来看,根据项目所属的领域,这个时间并不明确。 例如,水力发电项目通常需要两三年,但也有半年就足够的项目。
刘秀常告诉记者,今年9月,稳定填埋场二期工程开始,几年后同样大小的小山站在填埋场,离现在的小山很近。
关于二期工程是否继续使用cdm,刘秀常表示还不知道。 稳定垃圾填埋场的老板从当初的二清集团变成了北京市环卫集团,“现在集团领导人正在关注这个cdm项目,希望尽快看到收益”。
这给刘秀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他依然认为cdm项目有很大的前途。
什么是cdm?
简称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 ( CDM )的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的交易机制之一。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本上,结束了产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对全球变暖对策负有越来越多的历史责任。 因此,《京都议定书》只是对工业化国家规定了减排任务,没有对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提出这一要求。
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为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从2005年开始,全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必须根据1990年平均减少5.2%,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价格是快速发展中国家的几倍到几十倍 发达国家通过在快速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将项目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排放量作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来说,赋予了一点履约的灵活性,可以用比较便宜的钱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对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发达国家来说,利用减排价格低的特点,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可持续的迅速发展。
cdm规定减少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有co2 (二氧化碳)、ch4 (甲烷)、n2o (氧化亚氮)、hfcs (氢氟碳化合物)、pfcs )、sf6 (六氟化硫)。
cdm分布的领域和行业:1.能源工业(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2.能源分配3 .能源诉求4 .制造业5 .化学工业领域6 .建筑领域7 .交通运输业8 .矿产品9 .金属生产10 .燃料的飞散性排放。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购买合同或碳削减购买合同( erpas ),是合同一方支付另一方从而得到温室气体削减额的基本原理。 买方可以把购买的削减额用于缓和温室效应,实现削减的目标。
一般来说,碳交易分为两类。 一个是基于配额的交易。 买方以“限制和贸易”体制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排放削减分配额,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 aau )、欧盟排放交易系统( eu ets )下的eu分配( EUS )等。 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 买主从能证实温室气体减排的项目购买减排额。 典型的这样的交易在cdm及共同履行机构下分别产生核证的排放量削减和排放削减单位( erus )。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排放贸易协会( ieta )去年10月发表的《2006年碳市场快速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关于其市场价值和成交量,截至2006年9月,欧盟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其交易额为189亿美元
除了排污权购买者大多集中在欧洲外,适当的场内交易机构为欧盟ETS框架下的温室气体排污权交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事实上,对历史上许多大宗商品来说,标准化场内交易是推动该品种成交量上升的重要动力。 为排污权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和定价参考,场内交易也给交易所本身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利益。 希望在各地出货的排放权相关品种的举动也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更有效的控制和相关经济好处的考虑。
标题:【要闻】中国第一个CDM项目前生今世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j/19924.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