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12月12日开赛
本篇文章1041字,读完约3分钟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数学理化学科能力竞赛上海大会区首战将于12月12日开始。 这个中国青少年快速发展服务中心和全国“青少年进入科学世界”科普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展示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活动,强调了科学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在创新实践和学科能力方面突出的学生 自2008年以来,举办了两次本活动。
在上两届大会上上海大会区从全市一百多所中学吸引了许多考生。 在全国总决赛中,上海代表队连续两次获得总成绩排行榜的前三名。 全国中学生数学理化学科能力竞赛上海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上海赛区去北京参加决赛,获奖学生比例较高,组委会将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资料推选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要点大学 另外,获奖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全国组委会组织的年度中学生国际交流学习活动。
比赛形式:笔试和论文相结合
与现在的很多理科竞赛不同,这个能力竞赛重视学生在理科方面的能力展示。 参加这个竞赛的对象是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各年级的学生,按年级和学科分组,其中今年的竞赛增加了初二物理和初三化学两个学科,引起了许多中学学生的关注。
在竞赛中,学生提交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构想、步骤、结论,必须提供说明实验结果的数据和照片等。
比赛安排:初赛获奖总数的30%将参加决赛
这次比赛的首战于去年12月12日在上海展开,获奖比例为参加各地区比赛的总人数的30%,其中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初战文案是各学科的学科能力解题技能展示(笔试)。 预选赛将于去年1月至4月30日在上海举行。
各学年各学科参加初赛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有资格进入复赛,复赛形式是提交建模论文和实验报告。 其中,数学小组需要向学生提交数学建模论文,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制作建模论文。 物理小组必须提交物理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用物理知识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制作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 化学小组需要向学生提交化学建模论文和实验报告,用化学知识实验性地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制作建模论文和实验报告。
决赛的选拔以笔试成绩60%、应用实践成绩4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组委会根据选手的综合得分,以首战获奖总人数的30%选拔参加决赛的选手。 最终的全国总决赛将于去年7月在北京举行。
请访问越来越多的新闻:本中考频道中考论坛
特别是根据各方面情况的调整和变化,本网提供的所有考试新闻仅供参考,考生请根据权威部门发表的正式消息。
标题:【快讯】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12月12日开赛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y/20738.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