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全国07年4月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试题
本篇文章3918字,读完约10分钟
一、个别选择题(这个大题一共30分,小题1分,一共3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主题要求,请在主题后面的括号内填写该代码。 误选择、多选择或未选择都没有点。
1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的迅速发展观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核心是多次( )
a .政权以民b .人为中心
c .与时俱进增进d .党的先进性
3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无法前进。 它的生命机体停止了,党将亡国”。 这句话解释得非常深刻( )
a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b .唯物主义的重要性
c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d .大胆突破的重要性
4 .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 .实践b .宪法
c .生产力d .中央文件
5 .首先提出“快速发展才是道理”的有名论断是( )
a .毛泽东b .邓小平
c .江泽民d .胡锦涛
6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a .每个国家为了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初期阶段
b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
c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在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7.1982年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战术要点是( )
a .工业、农业、科学技术b .农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c .农业、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d .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
8 .沿海地区利用有利条件,首先迅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内地更好快速发展,这种思想是邓小平的( )
a .区域经济平衡快速发展战术b .在区域经济步骤中推进快速发展战术
c .“阶梯式”的快速发展战术d .“三步”的快速发展战术
9 .实现经济增长方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是( )
a .改变思想观念b .形成有利于集约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
c .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d .认识到资源短缺的现实
10.1978年12月至1984年8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阶段,改革的基本构想是( )
a .放权转让利益,扩大公司自主权b .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
c .推进利改税d .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公司制度
11 .评价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质,重要的是看( )
a .支配权掌握在谁手里b .谁的股票超过50%
c .经营什么产品d .依法纳税
12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的( )
a .改革开放理论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三个有利”标准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3.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共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a .社会主义应该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
b .社会主义经济是基于公有制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吸引公司经济运行模式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调节作用的是( )
a .计划b .法律
c .行政d .市场
15 .社会保障的最高水平是( )
a .社会救济b .社会优抚
c .社会保险d .社会福利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 .重要目标b .重要方针
c .基本副本d .基本策略
17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
a .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b .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 .所有公民必须加强法律观念d .有法律、有法律、有法、有法、执法是严格的、违法的
18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
a .基本条件b .本质要求
c .重要副本d .表现形式
19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
c .实现祖国统一
d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 )
a .工业现代化b .农业现代化
c .国防现代化d .科学技术现代化
21 .精神文明建设多次( )
a .侧重建设的方针b .打破的方针
c .为人民服务的方针d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22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
a.1987年b.1993年
c.1995年d.1997年
23 .民族解放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d .民族自治
24 .邓小平一再指出,四项基本大体的核心是一再( )
a .社会主义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d .无产阶级专政
25.2006年10月17日,在海南博鳌举行( )
a .两岸商贸交流论坛b .两岸科技交流论坛
c .两岸工业合作论坛d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26.2007年1月5日,中国航空工业部第一集团企业宣布,中国军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研究开发成功(。
a .歼灭-8战斗机b .歼灭-10战斗机
歼-12战斗机d .歼灭-15战斗机
27.2007年1月28日至2月4日,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我国( )
a .在哈尔滨市b .长春市举行
c .在牡丹江市在d .海拉尔市举行
28.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院宣布了萨达姆( )的判决
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
c .缓刑d .绞刑
29.2006年12月14日,全国第八任秘书长( )
a .安南就职b .吴丹宣誓就职
c .潘基文就职d .陈冯富珍宣誓就职
30.2007年1月9日,日本当局冲击日本和平宪法,正式提升防卫厅为( )
a .国防部b .国防部
c .国防部d .国防部
二、多个选择题(本大题一共10分,各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个小题中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2到5个符合主题要求,请在主题后面的括号内填写该代码。 错误选择、多重选择、少选择或未选择的选择没有要点。
3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显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迅速发展
b .现代世界和中国的迅速发展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工作的新要求
c .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整性和快速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 .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 .是党必须长期反复领导的思想
3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 )
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e .“三个有利”标准理论
33 .促进和吸引区域经济合理配置和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 )
a .统一计划b .适合地产
c .发挥特点的d .分工合作
e .协调迅速发展
34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是( )
a .国有经济b .集体经济
c .股票经济d .混合经济
e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分配( )
a .在分配制度中主体地位b .是唯一的分配形式
c .必须在公有制范围内以统一的标准以d .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e .以每个工人的工作时间为尺度
36 .邓小平经常告诉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克服和防止对外开放带来的资本主义腐败、消极影响。 这些措施第一是( )
a .必须多次重复社会主义制度b .不引进海外公司的管理方法
c .加强不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d .法制建设,加强各种违法犯罪活动e .思想教育,增强人们识别和抵抗腐败的能力
37 .“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复印件是( )
a .以“一个中国”为基础实施b .“两个制度”
.在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的d .台、港、澳地区实行独立的外交权和防卫权e .“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38 .与时俱进是党的一切理论和事业要( )
a .体现时代性的b .富有创造性
c .把握规律性d .反映科学性
e .提高时间的长短
39.2006年,中国全面推进了以三项改革为第一文案的农村综合改革。 什么是这三项改革
()
a .土地整改b .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c .乡镇机构改革d .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e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40.2006年12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把“十一五”时期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目标放在第一位( )
a .加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c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d .教育体系更完整
e .区域快速发展协调,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三、简单的解答(本大题一共5题,各小题6分,一共30分)
41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42 .简述快速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化的关系。
43 .简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44 .简述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45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困难的过程?
四、论说问题(这个大题一共三题。 请选择两道题来回答。 所有的回答请只在前面两道题上得分。 每个小题十分,共计20分)
46 .我国为什么要迅速发展多种制经济?
47 .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48 .考验如何加强、加强和快速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越来越多的新闻请访问:本自考频道自考论坛自考博客圈
特别是根据各方面情况的调整和变化,本网提供的所有考试新闻仅供参考,考生请根据权威部门发表的正式消息。
标题:【快讯】全国07年4月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试题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y/20426.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快讯】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