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清华教授程曜网上发文:请救救清华的孩子们吧
本篇文章1733字,读完约4分钟
他们对分数特别感兴趣,有高分就比人好。
他们只是会考试的文盲,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如果需要两句话综合起来的推理思考,他们会困惑。
他们虽然全世界的中产阶级都有细微的特征,但拒绝好好学习。
他们就像“文化大革命”的样板戏,样子很好,但文案通俗易懂,但不深刻。
——程曜《帮助清华大学的孩子们吧》
程曜简历
出生日期: 1956年10月
最高学历:博士
专业:微纳米加工
1974-1978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学士
1980-1984德国规则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
1985-1989德国鲁尔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
1989-2001台湾新竹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1999-2002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同时放射研究中心共同录用教授
2002-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引进的100名海外专家)
陈丹青以辞职的形式对中国教育体制失望后,另一位清华教授用文案痛感他的不满和悲伤。 这次的对象是中国顶尖象牙塔内的“天骄子”们,文案被称为“拯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程曜教授的复印件于4月28日首先发表在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的人际网上,不到几天就被转录到水木清华网站,最近成为新华网、中华媒体网等各大网站的热点,继贺卫方罢工之后。
程曜:这是全国教育的问题
6月27日,“帮助清华大学的孩子们吧”转载于西祠胡同,之后,接受了程曜教授的采访。 对于这篇文章的目的,程曜说:“我写这个文案也不过是投石问路。 我会帮助你,而不是批评。 这不是清华的问题,而是全国教育的问题。 ”。
在这次采访中,他写这样一份复印件的想法将近一年了。 一开始我希望学校领导写“成为局外人”的意见,参考学校的教务。 复印件以随笔的形式写下来后,他想贴在网上,得到学生的关心。 学校领导看了复印件说:“我不是想写这样的东西,但写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支持你。”
网文:学生反映中国社会的现状
在文案的开头,程曜表示了文案的意图、主旨。 “学生像镜子,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状。 优秀的学生可以先知,在这个大变化的时代引领群伦,改变社会的现状……
程曜说:“我希望清华的学生是下世纪的科学领袖。 ”。 但他看到的是
“这些清华大学生就像可以考试的文盲,不仅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完全不了解。 ”。
“教科书上没有他们做不到。他们既不看显微镜也不看望远镜,只采用全自动对焦照相机。 ”。
“学生们不敢提问。 他们为什么不问问题? 我不知道有什么问题。 二、害怕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影响分数。 三、重新验证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 ”。
综上所述,程曜归结为“清华大学学生的特殊现象和普遍异常的行为”,“像这种精英的我很轻薄,经常混杂着越来越崩溃的道德观。 到处都是无神,无政府,无信仰的无头苍蝇。 知识殿堂,不再尊重知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耻辱。 ”。
措辞尖锐,程曜在文末指出沉痛。 “我必须说,这不仅是清华大学学校的责任,而且应该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 我必须让大家来帮助这些孩子,坚定地诅咒和消除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思考。 ”。
网民争论:教育体制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这篇文章一出来,就有人说:“瞠目结舌! ”。 “不是我熟悉的清华! ”也有人反驳说。
另一方面,网民们详细判别程曜教授的说明和文案。 在新华论坛上,网民“书虫”说:“在中国的大学,这样的大学生到处都是,这样的大学教师已经成为罕见的动物。” 网友zz40认为:“胡说八道,我还是一句话,中国高中生如果英语及格,哈佛、剑桥、牛津,难以置信,试试看。” 网民“三湘来客”指出,哪个学生不是“思想束缚”太多,而是缺乏投靠生命、经过时代支持的“思想”。
另一方面,网民不断提出“学生有问题吗”的问题。 教育体制出问题了吗? 还是我们的社会有问题?
网民“江南春风”说:“有些学生知道这样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否则就没有饭吃了。 现在是这样的游戏规则,只能为了活着。 ”。 网民“屠魔刀”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会出现这样的人才”。 网民对“摇篮”的感慨。 “不仅仅是清华的学子,不仅仅是应试教育下的各级学子吗? 民族复兴的重担由谁来承担? 以人为本的科学迅速发展观如何在教育行业贯彻? ”。 (新快报记者:徐碧姗陈文)
标题:【快讯】清华教授程曜网上发文:请救救清华的孩子们吧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y/21060.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