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电影市场也上演“狼来了” 柯达投资400万建影院
本篇文章2168字,读完约5分钟
在柯达企业和上海电影电视(集团)企业合资,在上海繁华商业区徐家汇的美罗城商厦建设了电影院后,记者产生了一系列疑问:这是这家企业以企业形象推进为中心的公关还是在中国开展的新行业 你只是在上海建电影院还是有全国性的计划?
记者去了设在上海南京路上永新广场的柯达企业亚太总部,采访了柯达娱乐影像部大中华区总经理davidsanderson (中文名字孙德新)。 孙德新承认柯达在上海建设电影院的目的是进入中国的电影放映业。
有100多年历史的柯达企业不仅生产销售胶卷和打印设备等民生产品,还生产电影胶卷,是世界许多大型电影工厂的摄影胶卷和电影拷贝供应商,以前和电影行业有联系。 另外,近年来,其研究开发的数字技术被用于电影特技设计的创作。 但是这家企业基本上没有做过电影行业的其他工作,也没有经营过电影放映院的线。
柯达为什么在中国参与电影放映业呢? 据孙德新报道,柯达4年前在莫斯科收购了一家电影院,从单一的电影大厅改造成多个大厅,开设了卖热狗、汉堡包、饮料等的小吃店,经营成功。 是莫斯科平均乘车率最高的电影院。 孙德新说,柯达正在研究筛选世界上迅速发展电影行业最有潜力的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就是其中之一。 最后选择了中国大陆。 因为中国在商业机会方面很优秀。
这几天,上海徐家汇美罗城在5楼,暂时外国工程师和中国机械工昼夜很忙。 柯达电影院计划春节前开始营业。 就某电影院的设备投资来看,柯达电影院确实是一大招。 四个放映厅,按美国标准“砸钱”,一个屏幕100万美元,共计400万美元。 这个数字是柯达和上影合资项目整体的股东资本金。 据电影院经理、香港居民陈永文介绍,为了打造世界级的电影院,现在的投资预算超过了400万美元。
4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收益前景会怎么样? 陈永文分解说,电影院只要经营得好,利润就不高。 电影院的收入根据来自票和销售品两部分的上海市物价部门现在的规定,单张票卖30元人民币,4个放映厅,900多个座位,平均乘车率30—35%,就可以保证书。 预计电影院的投资将在5年内摊销,第一年持平,今后几年将获利。 上海希望获得一流服务的潜在观众数量很多,因此合资双方非常看好电影院的经营。
意味着全国市场
关于柯达在中国大陆进入电影界的总体规划问题,孙德新说,企业近几年计划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建设6-8个一流的电影院,这个计划是机动的,也许可以做得越来越多,但需要注意 记者说,对于贵公司在大城市建设最高级的电影院,销售最高的票价,赚富人的钱,为金字塔型电影观众的塔顶部分服务”的看法,孙德新表示“我们不仅为富人服务, 我们一进入中小城市,我们的方法就和在大城市的方法不同。 当地提供最好的服务,价格在当地收入水平上可以接受。 ”。 他反过来问:“你知道外资公司在中国县城开电影院吗? 你在当地经营得最好吗? ”。
他说,来中国只有一年多的孙德新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完全可以理解中国政府对电影界的开放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柯达电影院不仅要上映优秀的外语片,也要上映优秀的中国国产片。
柯达企业的合作伙伴上海电影电视(集团)企业(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许朋乐副社长说:“柯达选择与上影合作只是重视我们的整体实力——电影发行企业只是中介,除了政府发行权以外什么都没有。 一样就行。 如果美罗城电影院经营成功的话,我们可能会再次合作把电影院开到外国。 ”。
柯达控股公司突破政策瓶颈。
关于柯达在上海建设电影院,上海电影放映业总体上反映了平静。 上海已经有五家合资电影院,有点业界人士认为这只是第六家。 美城电影院与其他五家电影院本质上不同的是柯达方面拥有。 所有权结构在柯达和上影两方面都是禁忌,具体的股票配置不得而知,但记者知道电影院在柯达方面控股。 根据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文件,合资电影院不能归外国所有,二外国不能拥有经营权,不能冠以三外国的名字。 柯达合资电影院是特别许可,一次突破。
现在数字技术设备占柯达总销售收入的14%。 根据该企业高层的计划,到2005年来自数字的收入贡献率必须达到40%。 据悉,柯达专家小组到今年2季度为止,在从电影拍摄到信号传输、投影上映的产品化处理方案中取出了一套数字技术。 当然,柯达不会忘记将来将大成功的市场作为宣传新产品的重点。
1998年,中国电影市场收入142亿,1999年,市场收入直线下降,年收入只有8亿,电影行业全体员工30万人。 1999年,国产电影102部,其中不到20%的电影利润,20%的电影保本,60%的电影损失,中国现在的5000家电电影院,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达到了海外90年代水平的不到1%。 1999年,全国电影观众下降到45亿人(次),在各个国家平均看了3年电影——这是现在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
最近,从成都电影院线开始的“5元票价”热潮在全国蔓延,引起了电影行业内各种优势主体的巨大争论。 注意者认为,这实质上是中国电影界的各种顽固症在市场终端上的巨大暴露,领域需求模糊,体制机制僵硬,垄断封闭经营,历史负担沉重……面对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已经不得不进行根本改革
柯达进入中国大陆,从高级电影院开始,从上到下辐射,自身为已经失去方向的整个电影行业提供了可行的道路选择,进而对自身失去改革动力的领域带来长期的震动。 本报记者袁幼鸣
标题:【要闻】电影市场也上演“狼来了” 柯达投资400万建影院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j/19734.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