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朱之鑫详解制订十一五规划背后故事
本篇文章564字,读完约1分钟
北京3月7日电(记者贺少成)“健全就业新闻服务体系制度,将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保障城镇工人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劳动收入。 ”。 “十一五”计划纲要(草案)中的这句话来自农民工的建议。 这是记者今天采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时学到的。
据说《计划纲要(草案)》起草之初,强调了每个人发挥民主主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自2010年10月末全社会开始为“十一五”计划开展提案活动以来,仅两个月,就有5000多人通过电子邮件、消息、信件、访问等方法提出了数万人的提案。
朱之鑫副主任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农民工说,从农村到城市花了很多钱找工作,结果钱和工作都找不到。 这个农民工提出了能否在城乡之间实现“远程介绍”,省去他们来来往往的辛苦。 最终,这个农民工的这个提案成为了“十一五”计划纲要(草案)中“健全就业新闻服务体系制度”的“书面语言”。
朱之鑫副主任表示,《计划纲要(草案)》中很多地方都表达了基层人士的心声。 辽宁省的一个年轻人,几个晚上写了232条意见,只用了3万字,提出了很多关于节能、安全、公务员考试制度改革等的建议,被其认真的努力所感动。
“十一五”计划纲要(草案)今后五年的构想是群策群力的结果。 “到那时为止,我们的经济更稳定,生活更稳定,社会更和谐! ”朱鑫把五年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描述如下。
标题:【要闻】朱之鑫详解制订十一五规划背后故事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j/1997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