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新闻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郑州发生的大小事,我们致力于为网民提供郑州新闻、健康,娱乐 、女性、房产、影视、图片,汽车等生活信息传播服务。

主页 > 郑州经济 > 【要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五次改革得与失(2)

【要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五次改革得与失(2)

来源:郑州新闻网作者:锦体更新时间:2021-01-19 11:39:52阅读:

本篇文章1402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力

每次行政体制改革,表面上是机构、人员、数量的增减,实质上是权力结构的重新调整。

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整理五次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全部任务,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后提出的,不是空穴来风。 相反,行政体制改革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

汪玉凯分析说,1982年进行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时,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条件为辅助”,即经济性质依然是计划经济。 到1988年进行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我们实行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尽管施加了很多限制,经济性质还是变成了商品经济。 到1993年推进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我们必须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五次改革得与失(2)

很明显,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后,人们的认知有了三次重大突破。 相应地,行政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须继续调整和改革,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快速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延迟森林说,比起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困难性在每次行政体制改革时,表面上是机构、人员、数量的增减,实质上是权力结构的重新调整。

行政体制改革不是一步一步的,不是一步的。 1982年的机构改革几乎是一次数量增减性的改革,没有触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到1988年,中央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1993年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出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为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深化国企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消除了体制障碍。 很明显,所有的改革都不是过去的重复,而是螺旋状上升的改革链。

【要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五次改革得与失(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但是,2003年的非典让人们头疼。 人们痛感经济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五次改革的启示:

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过渡。

我国从生存型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型社会。 与30年前相比,新阶段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两大矛盾。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要多次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那么,下一次改革的关键在哪里? “十一五”计划提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关键。 党的第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副本。

【要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五次改革得与失(2)

根据延迟森林分解,我国已经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快速发展型社会。 与30年前相比,新阶段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两大矛盾。

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和快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制约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诉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和公共服务不足,基本公共产品不足的突出矛盾。 这两大矛盾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位专家指出,在制定“九五”计划时,建议采取集约经济增长方法代替粗放增长,十年后这个问题依然突出。 任何县长、市长的底线,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调集资源和整顿环境。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政府机关改革,最重要的是实现政府自身的变革。 这种变革应该是两大任务:一是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是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管理型政府的转变。

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法宝。 十七届二中全会深刻认识到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目标是在年前建立比较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新的改革开始了,新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使人们期待。

上一页] [1] [2]

标题:【要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五次改革得与失(2)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j/19898.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郑州新闻网介绍

郑州新闻网立足郑州,纵览世界,依托郑州资讯优势,通过互联网提供最新、最快、最鲜活新闻资讯。为促进郑州市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服务,为郑州扩大开放、走向世界服务。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新闻、信息,引导郑州新闻的舆论导向,能过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发布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多方位资讯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