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杨澜独家专访特首曾荫权:永不言败
本篇文章4779字,读完约12分钟
编辑:当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是曾荫权个人事业的转折点。 来自普通人的家庭,平凡的学生,为生活而奔走的“孤独推销员”,达到了至今为止的成功,吃苦耐劳,努力,进取,灵活应对,自私的香港精神从曾荫权的人生经验中体现出来。
回到10年,香港的迅速发展同样面临转折点,被曾荫权折射的香港精神在这个重要转折点上,继续推动香港前进。
特别的祈祷
1851年,当时的港英政府开始建设他们的香港知事府,花了四年时间完成。 140多年来,25名香港州长在这里工作居住。 1997年6月30日,香港州长府送走了最后的黄昏……。
杨澜(杨先生):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人们自然会联想到1997年的7月1日。 我们也回到那天,还记得那天是怎么度过的吗?
曾荫权(简称曾):那天很忙,下雨,天气也不太好。 有点紧张,当时看到了很多新面孔。 香港成为殖民地离开祖国母体一百多年了,回到大家庭的时候,紧张也应该是正常的。
杨:宣誓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认识真理前:我当时很兴奋。 香港回到祖国的母体,多年的愿望,准备的工作做了很多,很兴奋,有点紧张,但感觉很好。
杨:那天你去教堂了吗? 应该有特别的祈祷。
是的。 在大家心中,我希望香港顺利过渡,香港人增强自己的信心,将来也继续努力。 这些是我们那天去教会祈祷的最大希望。
我失眠了好几次,流了很多眼泪
在香港市民眼里,曾荫权最突出的形象标志确实是他的领带——公开场合登场,他总是系着蝶型领带,没有系领带。 根据他自己的说法,这是因为系领带的速度快,效率高。 领带的英语是bowtie。 因为这个香港人个人总是亲切地称他为“煮菜吴曾”。 对领带的嗜好使很多香港市民觉得曾荫权是个性的颜色,不像其他官员那样无聊,这也是开放的表现。
1997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到香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大量出售港元,恒生指数一年下跌1万点。 香港回归一年时,曾荫权也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最惊险的决斗。 1998年8月,“金融鳄鱼”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港元抛售行动,香港经济陷入危机。 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不直接参与金融市场是香港历代政府遵守的“金科玉律”,所以索罗斯据此判断香港政府不会直接采取措施挽救市,并声明“香港政府一定会失败”。 最后,他宣布作为香港政府财政司长曾荫权的决定进行外汇准备,进入市场对抗金融炒家,承担全部责任。 在不能和金融鳄鱼较量获胜的哪一天,曾荫权曾经失眠,流了好几次泪。
杨: 1998年的金融风暴在打击国际炒作的过程中,特别选择了什么幸运的颜色?
有。 是红色的。 这是战斗的颜色,是庆祝的颜色。
杨:这十年来,你面临了很多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现在回想起来,什么样的日子心里有什么感慨?
曾:我感到很痛苦。 香港的市场是已经被破坏还是不能正常运作是最重要的问题。 我当时觉得香港今后可能不会做生意了,但香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悲惨的结局。
杨:一方面是可怕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是香港政府不积极介入市场的一贯政策,在决定投入储备资金介入时,说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这是叛逆吗?
曾经:没办法。 这是当时唯一的做法。
杨:那时的压力大得让人流泪吗?
认识真理前:有那么几天是这样的。 当时也担心香港过去的努力基础都在我手里,如果输了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刚开始,如果不顺利,不仅会影响一国两制,也会影响外国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 这无论是出于经济原因还是政府的立场,都不能允许我们的金融制度崩溃,所以必须面对事实,寻找罕见的处理方法。
杨:我在1999年采访了乔治·索罗斯。 他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是狼,吃羊群中的弱羊,使羊群发展得更快。 这是他打击东南亚一点国家货币的借口吗?
曾经:我不知道谁是羊,他可能是羊。 不是我们。 他说得很轻松,但受影响的是平民,成千万人,痛苦的人不少。 这不是游戏,而是整个亚洲地区民生的问题。
“港产公务员”的传说经验
国际炒家撤出香港市场,香港经济面临危险。 在这场金融大战中,曾荫权一战成名,把香港经济带出谷底,市民的支持率迅速上升。 强硬果敢,善于应对,内敛低,敢承担责任的行动风格,达到了得到这些人的心。 曾荫权这种风格的培养与这个“港产公务员”的传说经验无关。
曾荫权原籍山东济宁,后来祖先从山东迁到广东南海,祖父一代定居香港。 1944年,曾荫权出生于香港普通警察家庭,兄弟六人,家境贫困。 1964年,20岁的曾荫权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此时,51岁的母亲因过度劳累而病逝。 曾荫权决定放弃学业,帮助父亲养家糊口。
20岁的曾荫权走向社会的第一项事业是药品推销员。 两年的推销员经验,使他逐渐培养了“低调的忍耐,外柔内刚”的个性。 在沉浸在感慨中的“孤独推销员”的日子里,夫人鲍笑薇的身影总是陪伴在曾荫权的左右。
曾经:我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当时不仅是他,通常的香港人也是。 我父亲是警察,我住的地方是警察宿舍,家家户户都是警察,警察的孩子经常挨打。
杨:警察的孩子也会挨打吗?
曾经:是的,警察通常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打孩子也成了习性,我认为教育孩子对他们来说是父母的责任。 父亲告诉了我非常重要的事情。 事件做到最后,不要中途放弃。 这对我影响很深,形成了我现在这样的工作习性。
杨:那时我考上了大学,但决定自我牺牲,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曾:当时次子也同样出去工作帮助父亲。 我父亲有六个孩子,大儿子的次子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但三儿子有上大学的机会,他现在干得很好。
杨:今天看到香港街头的警察,还有亲近感吗?
曾经:当然,我父亲最大的愿望是我当警察,我其他弟弟也有同样的希望,所以我弟弟当警察,对他来说是很大的安慰。
杨:你以前当财政司长,向立法会提交预算时,你妻子穿着符合建议封面颜色的衣服,是吗? 这是她向你表示支持的形式吗?
是的,她非常支持我,所有的事情都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我坐在现在的位置上,她是很大的动力,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最近参加选举,我把传单和她一起发了。 在车里喊着大选的口号,她也鼓励了我。 对我来说,我成功的最大部分是她,不是我。
杨:每次大事都买表,和夫人一起纪念,这次选举成功也买表了吗?
曾:是的。
杨:你还在打开自己的博客。 哪个博客的点击概率最高?
认识真理前:有些文章做得还不错。 我打算把博客的复印件写成小说。 正在准备中。 我希望下个月能做好。 有些东西留在记忆中,许多事件显示了香港人的聪明和可靠。 例如,假设有基础家庭,有两个孩子。 我问其中一个,说你有没有去过海洋公园,有没有去过迪斯尼公园。 他说他不在,我要你去,那孩子想了一会儿,说不好。
杨:为什么?
曾几何时:他说要父亲带他去。 我那时觉得他们信任他的父亲。 后来我把一些票寄给了他父母,希望他们也去。 这是我写在博客上的,非常感人的事件。
代表香港市民是我的骄傲
每次谈起家人,曾荫权说话的表情除了得分外都很亲切。 63岁的曾荫权说想早点抱孙子,但不太容易催促年轻人。 生活中的曾荫权希望早点扮演祖父的角色,但在40年的公务员生活中,他也继续适应角色的转换。
1967年,23岁的曾荫权拥有中学学历打开了香港公务员队伍的大门,37岁时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95年,他成为港英政府第一位中国财政司长。 虽然是港英政府亲手培养的公务员,但面对回归,曾荫权选择留在香港。 有1997年香港回归,离开母体多年最终能归属的骄傲和对将来不安的各种推测。 这种矛盾多、杂七杂八的心境,在当时的香港公务员队伍中普遍存在。
香港回归后,曾荫权很快适应了新工作的思维,凭借硬朗果敢实用的应对支配风格,曾荫权在普通市民中比有些来自名门望族的同事们更有亲和力。 2007年3月,曾荫权以超过80%的高得票率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
曾经:一段时间,特别是1996年,1997年,很多人说香港一定不能迁移。 他们说香港特别英国化,是英国的角色。 而且在语言上,香港公务员说英语,思考是外国人的思考,普通人对这样的变化有点担心。
杨:你担心什么?
曾经:担心会改变。 以前没有宪法,现在有宪法。 以前是英国人统治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自己管理自己。 现在香港人正在做香港自己的事。 领导新的,能否顺利进行,很多外国人对此抱有疑问。 1995年,“财富”(“财富”)说香港死了(“the death of hongkong”)。 至今我还没有忘记外国人对我们的将来有不同的看法。
杨:据说香港的公务员队伍中有龙卧虎。 关于个人形象、政治妙招和媒体的关系,你最初并不突出,但最终达到了香港公务员的顶峰。 你觉得重要的是哪里?
认识真理前:说实话吧。 美国纽约有一位63岁的老人说他步行去了几千英里外的迈阿密,最后到达了目的地。 被问到为什么能做的时候,这位老人说,我一天只关注一步,前进一步不需要很大的勇气。 走一步,走第二步,走第三步,就这样走完了。 这对我自己做的几十年工作,感觉一样。
杨:从公务员、财务长、政务司长到特首,这中间依然有质量的变化,我知道要做特首,对香港的迅速发展和计划,需要自己的计划和观点。 你会成为从接到命令的人那里发布命令的人。 这里面对你的个人来说应该有很大的变化。 你怎么看这个变化?
认识真理前:这个变化不容易发生,但对我来说很难。 我做了40年的公务员,对事件比较客观认真,习性合理。 我不允许自己的感情进入自己的决策。 制定政策是最必要的。 但是,制作特首的要求不同。 特别是对待底层人民,他们的话可能有点不合理,但非常重要,所以在选举过程中,我第一次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发送我的政纲传单时,跑到人群中,去住宅楼,挨家挨户访问,说话,听听他们对我政纲的意见。 情人节那天我送了花,尽管有些年轻人不接受,他们甚至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然后在公共汽车上,用扩音器和香港市民进行了两次谈话。
杨先生:你的同行竞争对手梁家杰先生提出了代表工商业的意见是否增加,但他想代表穷人时,脱口而出“香港不进行阶级斗争”等,完全是即兴的反应吗? 这样公开的电视争论,对你来说不是压力吗? 你紧张吗?
认识真理前:压力很大。 这也是我们香港前所未有的事件。 我们讨论后知道在下一次特别选举中有竞争的讨论是不可或缺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迅速发展。 亚洲全境的总统选举没有这样的公开电视争论,但我们做了,影响也很小。
杨:你对自己在辩论会上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认识真理前:我觉得我表现得很好。 香港人相信我们要谦虚,照顾别人。 这样,真正的价值观也会真实地出现。
杨:十年的时间过去了。 回顾这十年,你认为香港特别是香港人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曾经: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我们香港人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对自己将来的迅速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很清楚我们的将来是什么。 有了我们的重复,就能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这个方位上肯定能做越来越多,为国家现代化做出贡献。
杨:我认为这对香港人有很大好处。 他们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尽全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曾经:我对香港市民有信心。 他们有很大的力量,他们有着永不言败的心理,斗志很强。 特别是困难来的时候,他们可以继续下去。 我对香港人有信任感,觉得代表他们是我的骄傲,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动力。
杨:关于香港的民主进程,国内外非常关注,各方面的观点和冲突也很激烈,你特番这几年想用什么方法推进香港民主?
认识真理前:我们已经制定了计划。 今年下半年会出绿书。 现在不要说话太多,要多做事。 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香港民主主义。 这也是基本法要求我们的,这需要方方面面的包容和妥协,虽然不容易,但我们会努力的。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题:【要闻】杨澜独家专访特首曾荫权:永不言败
地址:http://www.jtylhs.cn/zzjj/19928.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要闻】江西汪氏蜜蜂园简介
下一篇:【要闻】公司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博弈